中西之间

Saturday, June 12, 2021

明治维新、洋务运动和改革开放

›
读中国近代史,难免想到一个问题:为什么日本“明治维新”能够成功,短短几十年便冲出亚洲,“脱亚入欧”成为世界列强之一;而中国的“洋务运动”却最终失败,从此国祚日衰,内外交困,风雨飘摇?一百多年来,这两场几乎同时兴起,却结局完全不同的改革,对中日两国命运的影响穿越时空,至今不绝。按...
Thursday, October 1, 2020

究竟什么是“新冷战”?

›
“新冷战”最近成了时髦名词。但究竟什么是“新冷战”?甚至什么是“冷战”或“旧冷战”?大家似乎语焉不详。对多数人来讲,中美之间的冲突,之所以称为“新冷战”,第一,是因为中美两国没有或不会真打起来。因为不是“热战”,所以是“冷战”。第二,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和中国的冲突,是两种价值...
Saturday, July 25, 2020

国际关系理论和“国家安全”视角下的2020 --- “新冠病毒”将代替“恐怖主义”成为人类公敌

›
习近平作为一个人物 , 登上世界舞台亮相 , 是 2009 年的事。那年,作为国家副主席兼皇储的习近平访问墨西哥,讲了段颇有意思的话。他说:“有些吃饱了没事干的外国人,对我们的事情指手画脚。中国一不输出革命,二不输出饥饿和贫困,三不去折腾你们,还有什么好说的”。这段脱口而出的话,...
Wednesday, January 29, 2020

从刘鹤耳语里听中美贸易协议的风风雨雨

›
如果没有中美贸易战,刘鹤副总理大概不会像今天这样出名。但人在出名时,心情却可以大不相同。既可以充满“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”的豪情,也可以暗生出“我不入地狱,谁入地狱”的悲凉。刘鹤副总理的心情,大概更接近后一种。 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签字仪式上,有一些情节非常有趣。中美双方代...
›
Home
View web version

About Me

陈翰圣
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。同年入职上海《世界经济导报》,任记者和编辑。1987年赴美国斯坦福大学 (Stanford University) 传播系任Knight Fellow。翌年,在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 (Hoover Institution) 任访问学者。同年十月返回《世界经济导报》任职,直至该报于1989年“天安门事件”后封闭。尔后,再度赴美,于1997年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(Arizona State University) 获政治学博士学位。1998年迁居洛杉矶,在洛杉矶联合学区 (Los Angeles Unified School District) 从事教育研究和数据分析工作。2010年至2012年,代表洛杉矶联合学区,在哈佛大学(Harvard University)教育学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任Strategic Data Project Fellow,推动教育数据和教育决策相结合的工作。现已退休。
View my complete profile
Powered by Blogger.